评测全新一代宝来及一汽奥迪Q5L 45TFSI怎么样

导读参与中国汽车发展17年,靠的只是PQ34平台,历款宝来,都是这个奇迹的亲历者。2001,第一款宝来导入中国市场。依托驾驶者之车的名号和德系先

参与中国汽车发展17年,靠的只是PQ34平台,历款宝来,都是这个“奇迹”的亲历者。2001,第一款宝来导入中国市场。依托驾驶者之车的名号和德系先进对“落后消费群体”的降维打击,一举奠定宝来、甚至是一汽大众的社会地位。17年的时间维度,一成不变、老当益壮的PQ34,为宝来积攒了不少的矛盾、冲突。一边是拿着真金白银消费者的肯定、一边是媒体、车迷对老平台的不认可,平衡双方,是过去宝来的要事。对于全新一代宝来,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个字——变。

你确定不叫速腾?

外形,是全新一代宝来的重要改变。毕竟,17年的沧桑,刻在里面的不易被发觉,写在外面的一目了然。老宝来,外形上的违和集中在不够流畅的C柱。你把历款车的照片重合在一起,会发现每辆车的C柱外形线基本没有变。严格来说,之前所谓的新、全新、下一代等等都不作数。每一次变化,最多算是有重大改变的中期改款——内平台没变、外C柱线条没变——内外最能佐证换代的元素都没有调整。视线拉回到新车,有了外形和平台的重大变化,真的可以叫做全新一代了吗。没错,这次我可以跟大家保证,确实是全新的。

对于大众新车,我不会期待外形设计给我新鲜感。稍微动下脑子,就能想到有什么元素:第一、镀铬中网融合日行灯,第二、从前贯穿至后、彰显冲压技术和工艺质感的腰线,第三、用鸭尾和突出棱线勾勒的小翘臀。大家自己想,大众的新车是不是都这样。全新一代宝来的外形,虽不新鲜,但让我觉得很有趣。对照过这辆车和北美新款Jetta(中国版下一代速腾)的照片,我只想说,你确定这辆宝来不是明年要上的新速腾吗(特征线基本一致,细节上有调整)?兄弟车型这么像,明年新速腾上来如何有效区分(难不成新速腾要L的很长)?很有意思。再有,仔细看一下车门,在一个狭小的区域里可以集中四条腰线,大众在攻克复杂冲压技术和展示攻克复杂冲压技术上似乎是走火入魔了。也很有意思。

但书归正传,全新一代宝来抢占北美新Jetta外形设计的战术很成功(如果只是站在宝来的立场上)。让我这样的第一批90后都觉得,新车已经彻底摆脱了从前的老气,变成了一辆精致、大气、上档次的大众。如果,底盘没有加高15mm,整车姿态再低趴一点,就更完美了。

世界上最轻松的工作?

大众MQB平台内饰设计师的工作,理应是相当轻松的,从十几万的高尔夫到几十万的途昂,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既然如此,新一代宝来内里长什么样子,我就不赘述了。

说一下大众内饰的另一个特点吧——把钱花在用得到,而不是摸得到的地方。坐进宝来的驾驶位,东摸摸、西碰碰,除了两个手肘枕的地方,中控大面积都是硬塑料。按照中国消费者对皮质的喜好,这样的车是不是应该打入低档的类别呢?你不会舍得的,为的不是方向盘上的大众标,是车厢内细致的做工。各种功能区、按键之间的接缝非常细密,缝隙的一致性控制到位。带着工业质感的内饰给人的是不同于材质堆叠起的舒服,但两种舒服,消费者都会喜欢。

至于那些花在用得到地方的钱,从前往后:四向调节方向盘、四门车窗一键升降、带限位的扶手箱盖板、后排空调出风口、后排USB接口、后排座椅四六分折放倒,都不是同级别车型必须有的,甚至有些都不是B级车必须有的,而宝来有,这也从一些方面反映出大众的价值取向。我可以说大众厚道吗,现在还不行。假使一汽大众给宝来定一个类似新朗逸的价格,我们试驾的疑似顶配车去到16万多(现在宝来还没有公布售价、配置),有这些东西也就不足为奇了。所以,厚不厚道要等到配置、价格公布,看看走量车型是个什么水准才能下结论。

全新一代宝来另一个重要变化是车身尺寸的增加,相较老款,长度增加101mm,轴距增加74mm。有了更大的底子,车内乘坐空间是不是水涨船高?

答案是,并没有。如果把新宝来的后排空间数据跟同级别车型比较,也只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水准。虽说如此,但新宝来的乘坐舒适性确实有质的提升。后排坐垫尺寸的加大让乘客的坐姿伸展、乘坐舒坦了很多,原先得不到承托的大腿(老款车型后排坐垫太短),现在也找到了依靠。总结起来,车身增大、空间没变、后排舒适性升级,就是新宝来的写照。

对于A级车,还有两处空间是大家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是后备箱,另一个是储物格。大众车型,后备箱大是传统,这一点大家在买车时横向比较几家就能得出答案。新宝来的前排储物格设计同样深得我意,尤其是挡把前方够大的储物格,手机、钱包等等杂物往里一丢,很惬意。再来小结一下,对于全新一代宝来的车厢,我的评价是A级车的乘坐空间表现,B级车的储物空间体验。

还是驾驶者之车吗?

宝来,各位最深的印象一定是“驾驶者之车”。现在的宝来,还是这五个字的信徒吗?

从底盘来看,新MQB平台下的悬挂表现依旧有这个潜质。前段柔,小震动吸收充分、有厚实感,后段紧,大颠簸生硬、有冲击感,整体滤震性格、底盘特征,跟老款相比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弯道里的侧倾控制、驾驶极限,依旧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准上。但是,开上这款车,你不会有开快、劈弯的欲望,方向盘中间虚位粘滞的手感和模糊的指向彻底封印了车和人的激情。这并不是MQB平台、或者全新一代的锅。驾驶者之车的紧绷感,我们也只是从初代产品上找到过。在老款宝来17个年头的中后段,产品属性已经在往居家做了,虚无缥缈的转向质感那时已经出现。有支撑感的悬挂,不过是维系德系车高速稳的手段。驾驶者之车?在“理想家轿”的产品定位之下,只能说句,不好意思,你想多了。甚至可以说,你想多很久了。

跟老款相比,我们试驾的1.4T车型没变的还有动力表现。110kW、250Nm的数据,拉动宝来这样的车型,真的可以用相当有劲去形容,这一点,大家应该也不会有顾虑。整套动力总成,最大的疑问还是集中在7速双离合变速箱上。对于平顺性、可靠性,大家可以放宽心,公司有几个同事在用自家的高尔夫、奥迪A3帮大家验证着,同样的变速箱,几万公里的里程,出现的问题也只是轻轻的啸叫,表现过的去。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对宝来有兴趣、手头上的钱够,要买1.4T的动力,没有必要自我纠结放弃了爽快的动力(需要注意的只是驾驶习惯,如果不开Autohold,宝来在一些小坡上起步,很容易小幅溜车)。何况,对于1.5L+6AT的组合,我个人是不怎么看好了。虽然试驾会上没有提供这个版本,但是根据之前试驾朗逸的经验,这套动力相当偏重于燃油经济性,主观加速感受偏肉。

全新一代宝来,在机械层面也有进步的地方。整辆车的隔音降噪相对老款好了不少,尤其是前风挡漏风噪的现象,在新车上“拨乱反正”。国道上看到80km/h,车厢内已经称得上安静了。对于新车的机械层面,可以这样去总结:中国消费者认为好的——压小颠簸的厚实、虚位大的转向和悬挂后段支撑带来的高速稳定感、1.4T发动机充沛的动力——统统保留,中国消费者认为不好的——一般的隔音表现——改正。所以,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新宝来是一款对口味、有德系质感的车。

全新一代宝来是一辆什么车?

这是不是一辆好车,是不是一辆走精品化路线的车?我希望大家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这个答案要等到价格公布才有结果吧),这里可以告诉大家的,全新一代宝来优势在于外形的进化、内饰做工的精致、丰富的实用配置、好用的储物空间、进步的隔音表现、1.4T充沛的动力;劣势在于不够豪华的用料、一般水准的后排空间、生硬的悬挂、可能较高的价格。

奥迪Q5绝对算得上是中国车市上的一个传奇车型了。算起来,这个车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中国市场上销售超过8年,在这8年里,它竟然可以一直保持着一个相当高的销量数字。直至最近这一年,临近产品生命周期末期的Q5,仍然可以凭借绝对实力,拿下新车评网年度推荐“合资进口中型SUV”组别推荐车型的第二名;而在市场上,每个月也仍有很多消费者坚定地选择了Q5作为自己的座驾。

虽然上代Q5廉颇不老,但我也知道很多人是在等新平台的新一代Q5L的。再掐指一算,上代Q5首秀是在2008年北京车展,而新一代的Q5L呢,首秀竟然已经来到2018年北京车展,整整十年啊兄弟们!这种换代周期在各种主销车型中是极为罕见的,难道奥迪这个大招要憋这么久?今年6月,我终于可以亲身体验一下新一代的Q5L,不过这次试驾算是奥迪先期举办的一个小规模的试驾,我总共开这车也就10公里不到吧,所以动态感受实在浅显,只能先给大家交代个大概了。

想要好开?Q5L仍然能给你满足

因为动态体验时间太短且多是低速路段,所以我就挑几个暂时能体验到的点来说说,更多的试驾感受,等下次再给大家分享吧:

一,上代的8AT改成这代的7速双离合,这是很多人担心的一个点,因为上代车上的那个8AT调得确实挺好的。这次试驾主要都是些中低速路段,Q5L上的双离合表现很“正常”。何谓正常?大家参考一下A4L啊、迈腾啊这些大家相对熟悉的车就可以了。大众奥迪新一代的双离合变速箱配这个2.0T发动机已经挺好的了,没有早期双离合的那些拉扯、闯动的现象,你正常路况开是开不出什么不平顺的感觉的。和上代的主要区别,是Q5L在大脚油起步时,会有短暂的那么一小抖,才开始发力,这也是现在大众奥迪这些双离合变速箱的一个明显特点(迈腾就很明显),但这个也不影响日常的驾驶体验。

说这个双离合,我还想多说一些。很多人可能会特别迷信AT,好像AT就意味着绝对的平顺。但我想说,任何变速箱都要看实际调校效果的。举例子,阿尔法罗密欧Stelvio的高功率车型配的也是8AT,但它的动力顺畅度就是比不过Q5L的。包括雷克萨斯的8AT,也多少存在一些小的匹配上的瑕疵,所以还是不要单去看账面规格就下结论。

二,原本我有心理准备,Q5L的转向应该就是典型的奥迪虚。但实际开起来后,发现虽然转向够轻,且也确实是有虚位的,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虚无缥缈,还是有那么一点“分量感”的。但它方向盘确实偏大,而且转向也确实轻,完全就是一个舒适派的转向。

三,不知是20寸轮胎太薄,还是胎压太高,还是Q5L底盘真的是调硬了,这回开一小段破损路面时,觉得震动来得比较直接,这个感受还没有上代车那么好。上代Q5的底盘,是很擅长于把路面震动都隔绝掉的。关于这一点,就要等下次试驾的时候再仔细感受一下了。

设计……我们还是说说加长吧

很多朋友都在北京车展上看过Q5L的实车了,在设计上,这个车可说的点不算多,或者说不会给人太多的新鲜感或视觉冲击,这个大家都认同吧?整台车的轮廓,就是很规矩地照着奥迪SUV的轮廓画下来;然后前脸,就是很忠实地Q7等比例缩小。我暂时不敢断言Q5L这样的设计对市场表现来说是好还是不好,因为虽然它没能给你很多视觉冲击感,但它像Q7啊,这对很多人来说诱惑力又是很大的。

这台车设计上的最大亮点,我觉得是腰线。初一看,这台车的腰线就是很典型的德式设计,长长的一条很深的棱线。但Q5在前后轮拱处有一个明显的外凸,这让这条很深的棱线就不是一条简单的直线了,而是带有一些前后的弧线条。在阳光下,车身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会呈现出不一样的光线反射效果,也让整台车看上去立体感倍增。

Q5L最重要的当然就是L这个字母,相对于原版车型,国产的Q5L轴距加长了88mm。据一汽奥迪的工程师说,当时在和德方讨论加长多少时,双方根据车宽、车高、前后配重等进行了长时间的精密的计算,最终确定了88mm这个数字。按现在这个外观看来,我觉得88mm真的已经是极限了,这个车要再加长一点点,就会显得很怪异了。

内饰……我们来说加长后的空间吧

Q5L现在的外观尺寸已经远远抛离了GLC、X3等同级对手,但加长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空间。现在Q5L的后排空间,才是真正碾压GLC和X3的地方。现在这个后座不仅一雪上代之耻,更是直接让Q5L领跑同级。目前市面上的这些同级车,还真的没有比Q5L后座大的了。

除了后座空间加大,国产版Q5L的座椅也进行了改进。一汽奥迪称考虑到国人的身高和体型以及乘坐习惯,Q5L的座椅比欧版的要更柔软。实际体验,Q5L的后排座椅不仅比上代明显软,甚至比Q7还要软上一些,乘坐体验非常好。只是国产版在取消海外版后座前后可调的同时,后座靠背也是不可调的,这有些小遗憾。

而且,Q5L的后座除了独立控制的空调,也与时俱进地加上2个USB接口,这比上代可是要“文明”太多了。这也是新平台给Q5L带来的裨益。

说到新平台,就不可避免地要说到前排中控的设计。中控设计和外观一样,也是很老实地按着家族新风格、平台新风格来,不越界一步。所以你看到这个车厢会感觉非常熟悉:虚拟座舱、新的带手写板的MMI、接近感应的空调操作区等等等等。确实,这样的“套娃”会让人觉得审美有些疲劳。

但从实用角度来说,Q5L的车厢是比上代进步太多了,诸如什么排挡杆挡住空调操作区这样的蠢设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整个车厢显得科技感十足同时又相当好用。全景天窗、全景摄像等新装备,也都是加分项。再加上奥迪一贯的优质用料和做工,Q5L的车厢精致度绝对无需怀疑。

对了,还有个小话题要讨论一下。我知道很多人对纵置发动机也有一种近乎痴迷的追求,但对于这个级别的SUV来说,纵置发动机会让排挡杆附近的储物空间特别难布置,Q5L也没有特别好的解决方法。奥迪主要的补救措施,是把车门上的储物空间挖得特别大,无论是前后门上,储物格都是可以同时放入多支饮料的,这设计简直直追日系的优秀产品了。所以这部分的总结就是,Q5L的车厢设计虽然缺乏新意,但从好用程度上来说是不错的,后座空间是绝对的拳头卖点。

彩蛋:和GLC、X3的同场静态对比

这次Q5L试驾,奥迪还找来了一台GLC和一台新X3放在那里,主要是给我们展示一下Q5L的制造工艺有多么先进、车身接缝有多么小。但我们这种好事的媒体当然不会只看这些什么车身接缝,而是趁机好好比一下这三台车静态体验谁更好、谁更能吸引客户下单。

首先说Q5L,这台车虽然设计上有点缺乏新意,但如果就这么三台车摆在一起,它的外观还是显得很庄重、很镇得住场子的。后座空间当然是它的大优势,而且它的后座大之余,座椅的舒适度也保持得很好。Q5L略弱的地方是尾厢,不仅横向宽度要略窄,而且开口偏高。

再说GLC,它漂亮的外观和内饰是很多人首选它的重要原因。虽然现在它面对两个更新推出的对手,但它在设计美感上仍然是领跑的(虽然我不是太吃GLC的颜,但客观地说确实很多人喜欢它的长相)。GLC的主要问题是后座座椅不够舒适(角度设定不科学且坐垫偏短),还有就是车内某些地方的塑料件手感非常廉价。

最后说X3,这个车我们还没有试驾过,不知道奥迪怎么就能搞了一台车过来。这个车的尾厢我特别喜欢,开口很低,且内部容积也够大。但它后座明显比另外两个对手小,尤其是比Q5L小太多。然后它内饰美感不如奔驰,精致程度又不如奥迪。最可怕的是当三台车放在一起时,你会觉得X3长得比较怪异。如果是没有任何品牌倾向的人,看颜值选车是很难选到它的。所以我真的是暗暗在为这台车担心。

那么本文的主角Q5L有没有要值得担心的呢?客观说,有了上代Q5那么大的用户基数和那么好的口碑,靠着消费惯性,Q5L就已经能过得比较滋润了。再加上那么大的后座和好用的车厢,它在市场上还是很能打的,无意外的话肯定还是这个级别销量冠军的前顺位候选。但现在和8年前的市场不一样了,在Q5L这个级别,所有豪华品牌或者号称豪华品牌的品牌都有投放产品,这让它的竞争环境变得无比险恶。按目前公布的预售价来看,Q5L并不算便宜,并且这代车型在设计上新意的缺乏,可能会让一些追新的年轻消费者转投别家。所以,Q5L还是有很多需要担心的地方的。我就想看看到了今年年底,当我们已经试遍今年的新车,Q5L是不是还能挤上我们的年度推荐榜单。那个时候,才是我们真正对它整体竞争力拍板定论之时。